2025,将是“个人创业”之年
我是在2019年“发现”Naval Ravikant的——自那之后,我的人生轨迹再也不一样了。从他的书、播客、访谈,到各类分享,我几乎“逮到什么就吸收什么”。
然而,他早在十多年前(差不多2010年左右)就曾在推文中写下一些关于“一人商业模式(One-Person Business Model)”的预言,让我至今仍然震撼不已。
他到底预言了什么?为什么说这个时代已经给了个人创业者前所未有的机会?更重要的是,你该如何在这个大趋势下抓住机会,开启自己的单人事业?
一、从背包里就能运营的生意:技术改变一切
“我只需要Wi-Fi和一台笔记本电脑,就能维持一个六位数年收入的‘公司’。”
听起来像是个网络励志段子,但现在已经是完全可能的现实。你的全部业务形态和运作方式,都能够放进一个小小的背包。更夸张一点,只要你不介意屏幕尺寸,一部智能手机也能办到。
我们父母那一代人,工作大多是手动、“现场”与“低杠杆”的组合。他们没什么选择余地。可时代在变,高速网络和智能设备普及,让跨区域、跨国界的远程工作日益成为常态,甚至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“默认状态”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技术几乎零门槛、低成本、无须审批。只要你能上网,就可以开始打造自己的线上事业。
当然,“容易被分心”也成为了另一个副产品:摆在你面前的诱惑太多。所以归根结底:
要么学会让技术为你所用,要么就被技术牵着鼻子走。
二、努力不如“杠杆”:单人也能挑战百万、千万商业体
“勤奋很重要,但仅靠勤奋,远远不够。”
Naval Ravikant一再强调**“杠杆(Leverage)”的重要性。在他看来,这个时代,任何努力都应与杠杆相结合才有可能迅速翻倍、冲破天花板。毫不夸张的说,有些人每天只工作4小时,却能影响数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的决策;而另一些人从早到晚疯狂加班,却只能赚到糊口的钱。
三种典型“杠杆”:
1. 人力杠杆:雇佣大量员工替你完成任务,但这对个人来说难度大、成本高。
2. 资本杠杆:用资金撬动更多资源(投资、股权)。适合某些特定领域,门槛也不低。
3. 代码和(内容)媒体杠杆:这是最适合单人、低成本、可大规模复制的路径。
• 一段代码,可以同时为全球用户服务。
• 一篇文章或视频,可以瞬间触达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。
你要么在技术方向上增强技能,要么在内容和媒体领域深入耕耘(写作、视频、播客、社交平台运营),否则你很难享受到时代给你的无限杠杆。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,能让你在一夜之间获得大量受众。
更有意思的是,OpenAI的Sam Altman说过:
“我和一群科技公司CEO有个小群,大家在赌哪一年会出现‘一人运营、估值10亿美元’的公司。”
这或许听起来很疯狂,但的确反映出:
现代科技和网络能给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“力量倍增”。
三、网络化产品:不与他人连接,你的产品价值就很有限
传统产品往往是静态、分离、单点消费:想象一下过去的报纸、杂志。你买了,读完就扔了。
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,则是动态、互联、社区化:用户之间也会创造和分享价值,令产品拥有“网络效应”。
• 社交媒体:越多人用,越有吸引力;如果空无一人,再优秀的功能也没人愿意留下。
• 在线游戏: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地图上跑,完全没了乐趣。
• 社区和平台:更多用户意味着更多内容和互动,进而形成正向循环。
“网络效应”使单人或小型团队的产品变得更有扩张潜力。一旦用户规模起来了,产品价值就跃升一个量级。你要做的,是想方设法让你的产品能够让用户“互相赋能”,而不只是“一次性消费品”。
四、人生三大关键决定:生活地点、伴侣选择、事业方向
Naval曾反复提到,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就三件:
1. 你住在哪里?
2. 你跟谁在一起?
3. 你选择做什么?
这三者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、成就和幸福感。然而,多数人却从未花够时间审视这些决定,而是随波逐流。
如果你想认真走上“一人商业”或“高杠杆”道路,就必须对这三个问题有更清醒、更主动的选择。尽管答案也许让你感到恐惧,但比起重复着“我不敢想”的被动生活,勇敢面对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
五、AI的急速发展:要么被取代,要么顺势而为
2025年,大概率是“个人创业者”数量激增的一年。原因很简单:AI进步之快,随时会改变就业生态。
企业用AI替代大量人力: 当公司发现可用AI完成低附加值或者标准化的工作时,一定会裁员或者减少人手。你可能被迫跳出体制。个人用AI为自己赋能: 反过来,你也可以借助AI工具,快速打造并运营自己的线上事业,化被动为主动。
无论是哪种情况,单人创业这个浪潮都在加速到来。若你能抓住“兴趣/专业+技术杠杆”,加上AI的辅助,就更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。
六、行动建议:如何在“单人商业模式”中占据先机?
1. 找准你要做的事: 一开始别贪多,先聚焦一个领域或技能点(写作、视频、代码、AI工具开发、教练咨询……)。
2. 建立个人品牌: 强化社交媒体存在感,用内容赢得受众信任,让自己成为那个领域的可信“节点”。
3. 善用科技杠杆: 学会用简洁的工具(如邮件服务商、社交平台、直播、在线付款、自动化软件等)把你所有工作流程轻量化。
4. 让产品或服务具有“网络属性”: 拟定“用户互相帮助、互相赋能”的环节,尽量打造社群或在线社区。
5. 坚持迭代思维: 时代变化太快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看:你现在使用的策略和工具,是否还能保持竞争力?
最后,从“被雇用”到“自雇”再到“自足”
我们这一代人其实还算是幸运的:比起父母辈们,我们可以非常自由地选择在何处工作、与谁合作,以及做何种事业。
世界在变,“单人商业模式”已经不仅是概念,而是一道摆在你眼前的选题。与其感慨,不如把握好这把科技的“双刃剑”:
• 你可以“被”新工具与AI替换;
• 也可以用它们迅速变成最“轻量化”、却最具杠杆的高价值个体。
选择权就在你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