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找到“创作家”模式——我发现了财务自由的秘密
我们之前总是提到一定要死磕一个细分领域(Niche),否则就无法脱颖而出。
没错,这对于大部分人都适用,尤其是新手创业阶段。
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,强行专注在一个领域其实很可能会限制他的潜能。我们今天就来聊聊,如何借助多元发展与创造力,打造真正不可替代的个人品牌和事业。
一、你的大脑只容纳1850亿比特的信息
“人类每秒能处理 126 比特的信息,合计一生可处理约1850亿比特的信息。”谷歌搜索出来的。
这些可存储的信息量在某种程度上,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少领域获得深度或广度的发展。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被诸多日常琐事、消遣娱乐及无效活动消耗。剩下能真正用于“有意识地成长”的那一部分,其实没你想象中那么大。
换言之,如果你毫不节制地将注意力分散在无意义的垃圾信息上,你就浪费了大脑这份极为宝贵的资源。一个始终专注且能高效吸收信息的人,就会在若干个关键领域中“升级打怪”,将个人潜力推到极致。
二、追求多领域成长:从“专业化”到“艺术化”
根据Ken Wilber 的“全论理论(Holonic Theory)”,我们可以将个人成长分为3个阶段:
1. 初阶
2. 理性 / 熟练阶段
3. 超越(真正进入“艺术化”境地)
如果我们将专注力投入某领域,就能升级到“艺术化”的境界。然而,你并不一定只能在一个领域到达这种境界。正如你在《魔兽世界》里可以同时练多个职业或技能树,只要你分配合理,就能比那些只专注在一个技能点的玩家更具创造性。
尼采 说过:“快乐就是力量的增长。”
Csikszentmihalyi 说过:“真正掌控意识的人,可以随心所欲地聚焦,避开无关的干扰。”
在我看来,这些经典名言都在强调:
意识与专注力是你突破自我的关键。
想在不同领域跨界成长,不代表要盲目地把精力洒在各处,而是合理安排,把“必要信息”在多个范畴里深度沉淀,形成“我比别人多一步“的综合实力。
三、为何当下的“Creator Economy”加速了我们的多元发展?
放在过去,要想获得 10 年甚至 20 年经验的“精华”,你可能要亲身经历或拜师学艺。而如今,我们可以将别人的 10 年心得压缩成“一本电子书/一个课程”,在数周或数月内消化。
• 学习门槛被大幅降低: 你可以跟着课程或教练在短期内掌握关键技能。
• 信息密度升级: 相当于你用更少的比特量,获取了过去需要大量实操才能获得的洞见。
例如,我花了 5 年才摸清自由创业的一套成功方法。后来我开始用它帮助更多的学员,让他们在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就能复制我的成功。再者,这些学员把新学到的东西做得更好,再继续压缩成新的知识产品……这就形成了一个爆炸式增长的“知识加速器”。
如今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一样苦苦专注在单一领域,用一生去打磨一个“点”。如今,一个人可以在 6 个月内掌握编程,或者 3 个月里学会内容营销,再花半年上手视频创作……当这些多元技能组合在一起,你会变得既有“专业化”又具“多面创造力”——
从而成为“不可替代的现代达人(Renaissance Man)”。
四、“选择细分领域”其实在限制你
确实,聚焦在一个利基市场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起步,但如果你长期一直固守这个小点,不再进行“多元交叉”,你可能会被时代抛下:
1. 过度专注=只能服务同一批客户需求,潜能被限定。
2. 失去创造力=没有在其他领域汲取灵感,难以产生新的火花。
3. 低抗风险能力=一旦细分领域遇到市场变化,你的生意很可能受到严重打击。
我自己无论是内容写作、网上创业、自我提升、商业哲学、健康健身……都在学、都在实践。很多人问我:“你到底是什么领域的专家?”说实话,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,因为我希望我可以在多个领域交错成长。不把自己限制在某一两个单一标签,反而能衍生更多主题和领域的创新观点,吸引同样多面成长、对多元思维感兴趣的受众。
专业化 VS 不可替代
“专业化”依旧重要:先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,你才能在市场上获得起步的价值。但在此基础上,你还要把注意力延伸到更多相邻领域或你真心感兴趣的方向,让“专业+多元”形成复合竞争力。
“只有专业化” = 你会很强,但容易被有更强资源或经验的人替代。
“专业化 + 多元交叉” = 真正的稀缺不可替代。你就像一个在关键点“全能”的人,还能因不同视角激发新的创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