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Davie Fogarty聊创业的失败经历

听Davie Fogarty聊创业的失败经历
Photo by SumUp / Unsplash

(Davie Fogarty, 'The Oodie'创始人兼CEO, 澳大利亚增长最快的电商品牌之一)

也许你听了太多“如何快速暴富”的故事,却很少有人会坦诚分享自己的失误与失败。这篇文章通过Davie Fogarty的一次访谈,一起回顾他的创业旅程,从他的失败经历,我们是否能学到哪些经验和教训。我们听听Davie Fogarty怎么说:

一、那个决定一切的开始

1. 毕业失败、创业失败、人生低谷

2017年末,我23岁,大学挂科,被迫退学,曾经的多个生意尝试也都以失败告终。帐户里所剩无几,想要“成为百万富翁”的憧憬已经快被现实的压力击得粉碎。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,每天晚上都在刷YouTube,看那些“成功学”视频,心里反复盘问自己:我真的行吗?我有没有天赋?

2. 机会总在不经意间降临

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某一天,我在Facebook上看到了一篇关于“自制加重毯(weighted blanket)”的帖子——一位妈妈为了帮自闭症孩子睡得更好,亲手缝制了加重毯。评论区各种火热询问,但这位妈妈并没有开售。这让我隐约嗅到了商机,也发现了有科学依据表明“加重毯对焦虑与睡眠问题确有帮助”。

我迫不及待地在阿里巴巴上搜索,但几乎没有任何供应商生产加重毯。虽说没找到供应商,但也恰恰说明我抓住了一个空白市场。如果能做出“第一批吃螃蟹的人”,或许就是逆转人生的机会。

3. 孤注一掷的“最后一搏”

我的资金只够付样品费,加上我还在兼职做一些摄像和剪辑的工作攒钱。等产品样品寄来之后,我连模特和摄影棚都请不起,于是拉上了自己的母亲、女朋友,还有邻居家的孩子来充当“平面模特”。就这样简陋地拍了些照片,匆匆搭起了一个Shopify店铺,配上一条没做过多少优化的Facebook广告。

结果却出人意料:第一晚上线就听到了那久违的“卡擦”收入提示声(Shopify的订单提醒音)。那一刻我内心的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言喻。这让我意识到,梦想或许真的可被触及。

二、快速崛起与高峰期的狂热

1. 爆发式增长

没过多久,品牌被迅速传播开来。最初只是小打小闹的预售模式,竟然几小时就卖出上千美元。接下来的一个月,我们的订单量不断攀升。第一年我们做到了超千万美元的销售额,利润高达150万美元;第二年利润更是突破250万美元。短时间里,我们招募了团队,占据了加重毯市场的龙头位置,甚至一度在搜索引擎上成为“加重毯”这一关键词的第一名。

2. 过度扩张的诱惑

生意的巨大利润让我变得“贪婪”,我想的却是如何分散风险,甚至把钱投向更多品牌。“如果A品牌倒下,至少还有B能撑着”。这样的想法在创业者中很常见,但事实上,这往往会让你分散注意力,忽视最核心、最具价值的业务,也埋下了往后惨痛下跌的种子。

三、从巅峰滑落:我犯的三个致命错误

错误1:缺乏聚焦,管理混乱

盲目多品牌布局

生意初尝甜头后,我一口气创立了10多个品牌。结果在管理上精力分散,每周留给“主力品牌(Calming Blankets)”的时间甚至不足1小时。资金、团队、资源都在“撒胡椒面”,缺乏统一管理,财务混合在一个大账户里,各个项目收支分不清。

人事架构不健全

创业初期,我没有给团队设定具体的绩效和责任划分。新手管理者普遍疏忽了招聘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,结果团队协作效率低下,沟通成本急剧上升。

背离“集中力量做王牌产品”的原则

正如David Sacks曾说:

“焦点带来的益处是立竿见影的,而协同效应永远只是一个假设。”

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我当时的主要问题:把过多精力放到其他项目,反而忽略了核心品牌的发展。

错误2:缺乏清晰的产品策略

盲目扩充产品线

我们推出了各种加重毯的升级款或变体,比如手工编织、带银离子、防竹纤维的等等。但每一款都没能做足市场验证,也没有形成清晰的差异化价值。顾客反而觉得品牌“花样太多”,增加了决策成本。

内部竞争,陷入低价博弈

我还自创了另一个类似的“Udi”品牌,想用更低廉的产品去抢占其他受众,结果几乎和原本的Calming Blankets形成了内部对抗。甚至后来市场出现了成本更低的超市品牌或其他电商商家,导致Calming Blankets的差异化优势进一步被削弱。

缺乏产品防御壁垒

如果一开始能围绕加重毯打造更具品牌特色的专利设计、特殊面料或独家授权等壁垒,就不至于轻易被市场的“低价冲击”抢走大部分客户。

错误3:供应链与库存管理失控

库存备货不足与滞销并存

在爆红阶段,我们为追求新品迭代而疯狂扩充产品线,却忽视了对热销款的科学预测。最受欢迎的核心产品频频断货,不得不用表现不佳的款式来维持广告推广。这直接造成了顾客对品牌形象的质疑和广告ROI的骤降。

疫情和iOS 14.5的双重冲击

随着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和苹果iOS 14.5隐私政策对广告投放的影响,原本就已脆弱的库存管理体系雪上加霜。加之物流运费高企、生产周期拉长,导致我们错失了最佳销售窗口,只能赔本清库存来回笼资金。

四、从失败中学到的六大创业教训

1. 不要盲目快跑,关注可持续增长

一旦冲刺过头,哪怕是一个小问题都能被放大成致命伤。

2. 建立清晰的财务报告体系

如果无法准确了解你的收支情况,就无法快速决策。必要时可招聘兼职或顾问来梳理财务。

3. 均衡产品与市场的多元化

在适当时机扩充产品线或扩展新市场。既不要过早,也不要过晚,更要注重差异化价值与独特卖点。

4. 优化团队结构,明确责权利

创业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激励和考核机制,让每位成员都能为企业关键目标负责并获益。

5. 及时识别问题并快速调整

如果某项业务或产品拖累整体业绩,应及时进行“断舍离”,而非盲目坚持。

6. 保持专注与谦逊,拥抱失败

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往往经历过多次失败。反思、改进、再出发,才是持续成长的不二法门。

五、后来:我与Calming Blankets的下一步

当我终于意识到“多品牌并举”这条路走不通时,再想回头对Calming Blankets做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时已晚。于是,我干脆把大多数不盈利或者不太有潜力的电商项目直接停掉。

如今,我更多地聚焦在Udi、个人投资与内容创作等少数高潜力板块,尽力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正在创业道路上摸索的朋友。

失败是我的老师,但我相信你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结语

创业是一个孤独又刺激的旅程。你会遇到丰厚的利润,也会面临让人痛不欲生的失误。但这正是创业的常态:没有哪一次成功不是踩着一地鸡毛走过来的。如果你在电商或其他商业领域同样处在“无从下手”或“陷入瓶颈”的时刻,希望Davie Fogarty的经历能给你一些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