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n Koe: 这一个简单的阅读习惯,将改变你的人生
人生卡在“舒适的痛苦”里?阅读是突破的关键!
你是否觉得自己处于一种“既不够痛苦到不得不改变,又不够快乐到真正满足”的状态?
Dan Koe 形容这种状态为“舒适的痛苦”。它让人陷入惯性,无法前进。
他自己也曾深陷其中,直到一次意外逮捕事件,才真正促使他思考人生的方向。而在那个低谷时刻,他偶然开始阅读,并从 Eckhart Tolle 的《当下的力量》中获得启发,从此开启了自我成长之路。
但你不需要等到撞墙时才开始。
这一章,我们将探讨:
- 为什么大多数人讨厌阅读?
- 阅读如何真正改变你的思维和行为?
- 如何培养高效的阅读习惯?
1. 为什么阅读能改变你的人生?
(1)阅读拓宽你的“信息冰箱”
Tim Demoss 曾提出一个比喻:“你只能用冰箱里的食材做饭。”
换句话说,你的认知世界由你摄取的信息决定。如果你的信息源只有学校教育、社交媒体上的娱乐内容,你的大脑只能生成基于这些输入的思维模式。
但如果你通过阅读获取更多新鲜的、不同角度的信息,你的“信息冰箱”就会变大,你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开放。
阅读的结果?
- 你会开始看到之前忽略的机会。
- 你会更容易制定自己的目标,而不是被社会设定的目标驱使。
- 你会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,提高创造力和决策能力。
(2)阅读训练你的“大脑肌肉”
- 你能轻松举起 200 磅的杠铃吗?如果你不训练,当然不行。
- 同样的,你的大脑也需要训练才能处理复杂的信息、解决问题。
阅读一本具有挑战性的书,就像给你的大脑做“重量训练”。
- 你会经历不适感——不理解、迷失、甚至厌倦。
- 但坚持下去,你的思维能力会逐渐增强,你会发现自己能理解更复杂的概念。
(3)阅读是最强的习惯替代策略
坏习惯不是简单的“时间浪费”,而是会逐渐侵蚀你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方向。
- 你每天花 2 小时刷短视频?你的大脑就被动吸收无意义的娱乐信息。
- 你每天花 30 分钟阅读?你的大脑会主动吸收新思想,并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。
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: 你不能“消灭”坏习惯,你只能用好习惯替换它们。
所以,与其试图戒掉拖延、刷手机,不如用阅读填充时间,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。
2. 读什么?如何选择能真正提升你的书?
(1)读能挑战你的书
阅读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处于“略微超出能力范围”的挑战状态。
- 选择一本让你感到吃力的书。
- 读不懂?继续读!你的大脑会逐渐适应。
- 重点不是“完全理解”,而是“让思维开始连接新概念”。
(2)“先读你喜欢的书,再爱上阅读”
Naval 曾说:
“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.”(先读你喜欢的书,直到你爱上阅读)
就像健身新手不会直接练奥运举重,阅读新手也不应该直接啃哲学或经济学书籍。
- 如果你喜欢心理学,从心理学书籍开始。
- 如果你对商业感兴趣,阅读创业故事。
当你培养出阅读习惯后,你自然会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书籍。
(3)阅读培养真正的“智慧”
智慧≠知识。
- 知识是你记住的东西,智慧是你能灵活应用的东西。
- 许多人读了很多书,但仍然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更好的决策。
- 真正的智慧来自连接不同领域的信息,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。
所以,选择能够帮助你构建更广阔视野、提升整体认知的书籍,而不仅仅是“有趣”或“流行”的书。
3. 如何培养长期阅读习惯?
(1)把阅读变成比手机更有吸引力的事情
- 在家里放几本书,随时可见。
- 为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(好椅子+好咖啡+好光线)。
- 让阅读变成你每天放松的一部分,而不是“任务”。
(2)给自己设定低门槛的阅读目标
- 不要逼自己每天读 50 页。
- 每天只读 5 分钟,哪怕一页都行。
- 关键是建立习惯,而不是强迫自己一次性读太多。
(3)阅读+写作=思维升级
阅读本质上是“输入”,但仅仅输入,不会带来真正的思维升级。
你需要通过“输出”(写作)来真正内化知识。
- 阅读时做笔记,写下你的“顿悟时刻”。
-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书中的核心概念,并尝试应用到生活中。
结语:阅读不仅改变知识量,更改变你的人生轨迹
- 阅读能打开你的思维,拓宽你的“信息冰箱”。
- 阅读是训练大脑的最强方式,让你更有洞察力和决策能力。
- 阅读能帮助你建立长期成长型思维,让你不断突破自己。
- 阅读的关键不是“读得多”,而是“读得深”并真正应用到生活中。
如果你想让人生进入正向循环,现在就开始——挑一本书,读 5 分钟,然后持续下去。